落选感言与陋作

2023年12月31日晚,「多抓鱼文学奖」投稿时间步入倒计时。在经历了两个星期的遴选,最终确定,我的伟大创作终于落选。踌躇之余,我写下了这篇落选感言,没有人能剥夺我发表感言的权利!

这是一段「不论你看不看,我始终要写」的落选感言,其中我共有三句话要说:

第〇句话是,此次「多抓鱼文学奖」的征稿主题是「从庆祝失败开始」。

第一句话是,原本想写的是获奖感言。然而我被骗了。多抓鱼的鱼编在向我们宣布这场文学奖开幕时,真诚竟流于字里行间,让我奋不顾身地投了稿,以至于我忽视了自己是如此的业余且不自量力。

第二句话是,直到多抓鱼文学奖入围作品公布后,我望着自己的创作暗自内省时,才惊觉此次多抓鱼文学奖选题是如此的绝妙。回忆起创作过程中对于所谓失败的那些老土的批判,在经历了落选后才真正刻骨铭心。落选不过是一种仅对「我」产生影响的结局,而我对此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在投稿的那一刻,我是如此的兴奋。于是在那一晚,我便提前从庆祝开始了。感谢多抓鱼让快要发烂的我一度进入了心流,在以前,这种状态似乎只偶尔出现在做数学题时。

第三句话是,即便它被称为「失败」的作品,我依然要向你分享它。征稿主题中去掉最讨厌的一个词便是它的标题:「从庆祝开始」。愿意的话,欢迎你浪费自己宝贵的亲历世间的时间在这样一篇陋作上;不愿意的话,我仍有强制的——像这篇落选感言一样——要赠予你的东西。在创作结尾,我引入了一段歌词,它来自台湾乐队「浅堤」:「日子轻如叶,生命如卷风,从落地那刻起本来就值得祝福!」。

从庆祝开始

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是处颇具文明的地界。世间多忙碌,人人皆利己。

我曾诧异且惊恐,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我竟全然失去了纯良。那种强制让人有其荣辱感、善恶观和是非念的事物,最终酿造了我时刻存在的警惕、防范和怀疑。亲爱的朋友,不要不明所以,促成这样的结果,其原因在于你我。我们总能找到历历在目的实例,比如一个难以言状的眼神、一切出于礼貌的保持距离、一抹蒙娜丽莎般的笑容或一张平静的面庞。不论你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善意或恶意,旁观者自有其判断,判断并对结论暗自肯定,于是误解与偏见便产生。

荣辱感就是这样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它告诉人们要追求成功,远离失败。于是有了是非念:成功便是对的,失败便是错的。当然,到了今天,我们大概都会对此言论嗤之以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崇尚成功,避免失败。

这误解与偏见似乎也惹得怀疑了。比如,也许你曾听见有人说,失败没什么可怕的,不妨换个角度看待它。失败只是意味着自己的实力(有人宣称运气也是一种实力)暂时还没有达到能够完成某件事的水平,倘从中获益,将其看作是一次吸取经验或是教训的磨练与成长,便算不得失败。仔细一想,倒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成功,成功于为下一次的成功扫除了一些障碍,所以失败其实是成功的开始,庆祝失败,就是在庆祝自己正走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这言论接近精妙,让读者热血澎湃,你我似乎马上就要埋头为求成功辛勤奋斗去了。而脱口而出之安慰者是如此的暖心、励志且老到!

我的朋友,你仔细想一想,这算不算得上是一种逃避?逃避在于不敢承认自己确是失败,怕因此打击内心,挫败沮丧,惹了心烦,随即自信全无,害怕往后做事要瞻前顾后,不敢再拼力付出。逃避在于将失败全然归咎于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出现错误,认为是由于自己没有“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所以才失败了。

你也许反驳道:不会如此!毕竟是胸怀宏图,懂得坚忍不拔,即使撞得头破血流,只要无愧于心,便是无论如何不畏惧地要撞开南墙;同时也懂得柳暗花明,不会囿于眼前的小麻烦而停滞不前。你可知漫漫长路,“塞翁失马”慰藉了黑夜里多少受伤心灵!

的确,朋友,你是如此的立大事者。但在我提出我的观点之前,请允许我阐明来自狂妄之我的一些见解。某种意义上,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人,做任何事情,不过都是为一己之欲所趋。人人皆是“利己主义者”。即便是至善至美之人,其内心确是纯良,也许十分利他,但终究是利于自己内心对纯良的欲望。(此处之“欲”无关道德,只指人的内心真切想要做的,下同;此处之“利己”指广义上的利于己之欲,下同)。对此,只消举出一例。古今多少志士以“自我牺牲”名垂青史,他们所做似乎都是为了保一方平安,可谁又懂得他们赴死前内心是否有过挣扎?最终牺牲者,或是迈着不要命的步伐慷慨就义,这部分人之内心全然有一声音,告诉自己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业,这何尝不是一种“利己”?利于自己的欲望。另有一部分人(请饶恕我对此妄加揣测),他们的求生欲或胜过赴死欲,他们并不希望就此失去宝贵生命,但由于生命脆弱、战争无情,或是人性叵测、苍天无心,终究成为牺牲者。我们当然不应该以此认为他们不能享有“无畏的牺牲者”之誉。也许你发问,赴死欲(这样称呼实在怪异)不还是为了“保一方平安”吗?怎么就是利己了?可“保一方平安”又是为什么呢?其根本,不也是源自内心对人的宏伟大爱吗?这爱何尝不是“己之欲”的事?而如我之俗人,更不必言说,狭义的利己主义就足够使我现出原形。

要谈论失败,注定就要谈论成功。成功之结果的最大特点就是利己,又因人人皆是利己者,所以人人皆为自己的成功(全然是自己的成功!)而奔波确是理所当然的。失败何尝不是一种利己?失败带给人自省与经验,是以满足求知欲,却怎么很难让人高兴起来,很难让人为之庆祝呢?难道利己的事情不该为之高兴吗?究其原因,失败的损己大于利己罢了。成功带给我们的满足感、虚荣心(毫无批判之意)会让我们十分喜悦,我们会因此认为成功是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而失败却意味着自己之前所花费的一切努力付之一炬了,其中最珍贵的时间也因此流逝了,于是失败后便陷入了无限的自责:如果我再努力一些,是不是结果就不一样了?失败,且不说是否意味着自身能力不足,我本按势必成功的姿态去努力拼搏,背后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岂又是单单这些经验能够弥补的?

朋友,这难道不是快要陷入了那要命的成功学与结果论的圈套吗!而那些关于“失败是另一种成功”的种种言论,它们又是何等的冠冕堂皇!他们声称失败比成功更重要,而其理由之指向,用鲁迅之笔写出来则是:磕磕绊绊每句话都念着成长磨练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想了半夜,才从话缝中听出来,满口都说着的两个字是成功!。又何必费此周章,想着要给失败的人一些慰藉。倘若失败真的比成功重要,那我还要成功作甚?便一直失败就好了。按他们的话语,我一直的失败不正是为了成功吗?那我到底是应该去成功还是应该去失败?阴谋论地讲,有些人,或许就盼望着你我如此的“一直失败”,那些随处可见的糟糕透顶的励志鸡汤,可真是要命!而你我如此努力,不知无形中带给他们多少好处。

迄今我们所谈论的所有关于失败的言论,似乎都对失败的内因避而不谈。事实上,对一件事情倾心多少自己懂得,这件事本身无话可谈,我也不愿讲出励志的言论以劝诫朋友们去努力拼搏,毕竟我自己对此也是如一地鸡毛般。我此前所讨论的失败只是建立在一般情况下确切认真努力过后的失败,私以为,除特别伟大的成功或失败外的许多问题其实我们都能够妥善解决,它们还没有到那种非得动用天赋的地步。即使关于天赋,不论你是否注意到它,它始终都在那。

可这往往引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失败也许会使我们陷入无限对比与埋怨不公的泥沼之中,愈发地挣扎想要证明自己,陷入愈深。从成为学生的第一天起,大人们只告诉我们该努力,却不告诉我们该如何努力,这难道不是只追求成功这一结果,却对过程避而不谈吗?继而便是产生怀疑:我怎么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正确的?我们当然明白,成功背后是多少次努力的失败,可失败背后难道就不是努力的失败吗?如果我一辈子如此努力却始终失败是否说明走错了路?

朋友,你是否惊觉,我们又陷入了是非念。是否是正确的道路有那么重要吗?难道你所作的事情不是为你自己吗?问心无愧难道不才是最重要的吗?

因此,有一件更为重要的问题:即便如此,我们不过也是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论是执拗于对比、流于埋怨不公中,还是认为失败比成功更重要、失败是对自身能力的否定,亦或对前路无休止的猜疑,其最终目的都是奔向成功而去。可我们一定要如此吗?是否存在着失败后的成功或失败后的失败外的第三条路呢?

我想,古人早就给出了答案。子曰:“……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件事情说出来总是十分轻巧。记得我曾反思:我总认为自己在跟随内心。也许我的确在这么做,只是同样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那种强制让人有其荣辱感、善恶观、是非念的事物让我感到厌恶,这是不是说明自己并没有真正的跟随内心?如今我可以给出答案了: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是在所难免需要承受这些,无一幸免。而跟随内心,并非指舍身忘死地听从内心,而是在现实的压力下我们两相权衡,做出自己理性与感性的选择。

我们所追求的许多成功,是否都是遵从内心的呢?

例如许多为之努力的最终都变成了为钱财计、为权力计的事情。恕我冒昧,私以为,至少在中国,大概已没有那种需要为谋基础生计(简单的吃穿住)付出令人刻骨铭心的辛劳的人。我竟如此困惑,世间路本千千万,何以人人皆接踵于钱权这一扇门?我相信,对于世上大多数人,比之钱权,他们一定有更加根本的想要追求的东西,只是这一切似乎都需要一个契机,或需自己寻找。心底深处那不曾被点亮的一颗无名星,一旦被发现,便会发出强热,成为内心的太阳,久久燃烧。

对于成功,不该是人云亦云。成功应该是“我云”之事,或者说,我所要做的事情,无关成与败。仔细听从内心吧,那神秘声音不正告诉我们答案在哪里吗?世上许多抉择,无论何等结局,只要是认真地活,皆为平等,作为旁观者,不必以轻蔑之姿、傲慢之态去批判,亦不必赞扬,不必怜悯与同情。当然前提在于安分地生活,需要热烈,但至少应该守“矩”,“矩”即内心之法,其前提在于良知。从“我”之成功开始,失败便也只是一种仅对我产生影响的结局了,而我对此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在努力生活的路上,亲历这真实的世界。因为我将不再受他人之影响,而是作为“利己主义者”,听从内心的安排,全然认真生活,并爱它。

来自台湾高雄的乐队浅堤有一首名为「礼物」的歌,其中有一段歌词,现抄录作为本文结尾赠予阅读至此的我所爱的朋友们:

日子轻如叶,生命如卷风,从落地那刻起本来就值得祝福。

所以,一切从庆祝开始吧!——庆祝什么?——管它呢!


落选感言与陋作
https://nhwite.cn/落选感言与陋作/
作者
重言
发布于
2024年1月17日
许可协议